據湖南省地震臺網測定:2月24日19時48分16秒,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發生ML3.2級地震,震源深度7公里。
2月25日8時52分04秒,湖南常德市漢壽縣發生ML2.3級地震。
湖南,遠離地震帶,在很多人心里,始終覺得地震離我們遙遠。然而,這次頻繁的地震終究還是讓我們大家都感受到了。我們腳下的土地,并不如想象中那樣安全和平靜。
世界上95%的地震都集中在現代板塊活動碰接帶,如環太平洋地震帶(智利、臺灣與唐山地震就屬此范圍),以及喜馬拉雅-地中海地震帶(比如汶川),湖南恰好幸運地避開了這些大地震帶。中國還劃定了幾十條內陸地震帶(區),湖南也不在這些地震帶(區)上。
據統計,湖南有史可查且大于4.7級的地震約有20次,地震總數更是多達200余次。在華南諸省里,湖南的地震是最多的,主要也是集中在洞庭湖的周邊。這是因為洞庭湖盆地在現代新構造運動中仍在沉降,每年下沉1厘米左右,它周邊的山地丘陵卻在上升,一邊上升,另一邊下降就會形成斷裂或引起老斷裂的復活,如此地震就發生了。
我們走在洞庭湖邊上,也許腳下正發生小地震,只是我們感覺不到罷了,這是因為一般3.8級以上的才是有感地震。湖南
歷
現在的澧縣縣城
在湖南,歷史上最強地震即1631年澧縣地震,這也是整個華南內陸最大的地震記錄。除常德、澧縣、安鄉、岳陽等地方志外,《明實錄·崇禎長編》也有詳細的記述,“澧州亦震數次,城內地裂,城墻房屋崩壞,壓死居民十余人,王家井噴出黃水,鐵尺堰噴出黑水,彭山崩倒河為之淤”。
因為地震最易引起滑坡,史書說的崩倒就是滑坡,這個地震滑坡是湖南有史記述的最早的滑坡,也是華南內陸唯一的地震引起的滑坡。